首页

搜索 繁体

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269(3 / 5)

年曾经许诺过要分国一半给接他回国的弟弟,却最后食言,引起他侄子的怨恨,最后唆使拓跋寔君,谎称慕容氏所生的孩子将来会对他不利,这才有了父子相残的惨剧。为人君者,当以此为教训。”

拓跋珪咬了咬牙:“吴王说的是,晚辈当劳记在心。”

慕容垂叹了口气,说道:“你虽然不是我们慕容氏公主所生,但是你的父王,当年与我那嫁去大漠的姑母,关系非常好,他当年为了保护你的祖父和我的姑母,挺身而上,最后死在刺客的刀下,可以说,你也是我们慕容家半个孩子,咱们慕容氏和你们拓跋氏,同属鲜卑,又同时亡于秦国之手,可谓同病相怜,天生就亲近,加上你父亲与我姑母的关系,这也是为何我在逃亡之时,也不忘带上你出来的原因。”

拓跋珪正色道:“多谢吴王的保全,所以我必须要留在这里,助你登位,建立大业,以报答您的恩情。不过现在…………”

慕容垂微微一笑:“现在你要离开了,回草原,重建代国了,对不对?”

拓跋珪点了点头,朗声道:“正是,但并不是如您所说的那样,要回去复国。我拓跋氏代国虽然称雄漠北多年,但草原之上弱肉强食,不念旧情,莫说是我们,就是以前强极一时的匈奴,不也是没入尘埃,消失不见了吗?就连匈奴的左贤王,东部单于的宇文氏,也是自号鲜卑了。”

“我拓跋氏的部落早已经不存在,连我母亲都多年来只能寄养于独孤部落的刘库仁大人那里,那复国之梦,只不过是镜花水月,我现在只想去找到我的母亲,能侍奉她老人家一辈子。她吃了太多的苦,受了太多的罪,我不能再让她一个人留在草原上了。”

慕容垂微笑着看着拓跋珪的眼睛,白须微动:“要是我能助你复国呢?”

拓跋少主眼光远

饶是拓跋珪在中原修炼多年,虽然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,却也做到了喜怒不形于色,刀刃加身亦不会流露丝毫感情的地步,但听到了慕容垂的这话,仍然不免动容,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愕之色,转而不信地摇了摇头:“吴王说笑了。”

慕容垂一动不动地看着拓跋珪的眼睛,突然笑了起来:“涉珪,你的眼神还是出卖了你的内心,你想复国,比任何人都想。而且你很清楚,能帮你做到此事的,只有我们慕容大燕。”

拓跋珪咬了咬牙:“不错,您说对了,我确实想复国,所以当年您离开关中时,我毫不犹豫地跟了你,但这些年来,你却绝口不提此事,为何现在会主动提起呢?而且,您就不害怕我回草原一旦得权之后,会成为你们大燕的敌人吗?”

慕容垂哈哈一笑:“涉珪啊涉珪,我就喜欢你们草原人的这种直接与爽快,不过,你也莫要以为这样就可以激我,我们慕容氏本就起源于辽东,同样也是草原的儿女,我们在平定辽东的过程中,跟各路草原强敌都交过手,宇文氏,段氏这些纵横草原的强敌,都被我们平定,你们拓跋氏虽然一度号令草原,但是连苻坚都可以把你们击灭,我们大燕的实力,更在秦国之上,又怎么会怕了你们呢?”

拓跋珪点了点头:“中原的人口,粮草,十倍于草原,这是我这些年来最直观的感受,燕国又是起于乱世,不会放松军力的建设,只要内部不出乱子,我们是没有任何机会的。而且,如果你助我复国,那就是我拓跋珪,我们整个代国的再生父母,我们草原人讲究的就是恩怨分明,又怎么会恩将仇报呢?即使我的子孙将来有一天可能会跟你的子孙成为仇人,但终我拓跋珪一世,终不会负你大燕。”

慕容垂勾了勾嘴角:“刘库仁选择了站在秦国一边与我大燕为敌,现在他死了,他的弟弟刘显,即将一统部落,重新控制大漠南北,此人借着为兄报仇的名义,将来会成为我们的敌人,我不能让他这么轻松地掌权,你是代国的少主,有合法地统治大漠的权力,如果是你回到草原,那你有没有信心从刘显的手中夺权?”

拓跋珪的双眼之中,光芒闪闪,良久,才正色道:“那就不能有你们燕国的军队介入,起码,一开始的时候不能有。”

慕容垂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,直视拓跋珪的双眼:“一般人都是对我军的援助求之不得,为何你反而拒绝?给我一个理由。”

拓跋珪自信地说道:“我们草原人,生而自由,崇尚英雄,痛恨小人,刘库仁为了报秦国之恩,选择了与大燕为敌,结果被大燕国使了奸计而死,虽然大燕国一时除去了强敌,但也让众多的草原部落反而同情起刘库仁的独孤部,刘显正是借着为兄报仇的名义,才能迅速地平定草原局势,即将再次成为草原霸主。吴王之所以想让我回去,也是因为对此估计不足吧。”

慕容垂叹了口气:“让你说对了,我确实是对漠南草原人的做法有点准备不足,原以为刘库仁一死,各部会重新陷入争斗与仇杀,一时无力威胁大燕,可没想到,也就半年时间,刘显居然就能控制局势,一旦我们无法打退北府军,无法平定丁零人,让这两股势力与草原上的鲜卑人合流,那大燕就真的麻烦了。即使我们这次消灭了丁零,打败了晋军,但北方的威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