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给你了,而桓玄会插手中原,以后更不可能给你资助,你还是好好想想如何在中原立足为好。”
谢道韫的声音淡淡地从二人的身后响起:“谁说没有军粮支持你们的呢,小裕?我这就给你送粮草来了。”
刘裕的脸上闪过一道喜色,与刘穆之同时回头,对着一袭黑袍的谢道韫行行礼道:“夫人,您怎么会在此时来洛阳?”
谢道韫微微一笑:“你在中原奋战,我也不能闲着啊,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,还好,赶得上这次。”
刘穆之勾了勾嘴角:“夫人,您的意思,是这次您带来了粮草?可是现在谢家已非昔日的权势,哪来的粮草呢?”
谢道韫正色道:“当年幼度还活着,掌管北府军的时候,曾经在彭城留下了五十万石军粮,这些没有上报国家,而是在我们的私仓里存放,为的就是有朝一日,大晋再次有机会北伐时,可以直接调用,小裕这次来中原,我觉得他的意图不止是守个洛阳,所以,你们动身之后,我也去了彭城,当我听到你们击败慕容永之后,我就知道,你绝不会就此停下,所以,星夜兼程,从彭城运粮至此,希望对你的下一步行动,有所帮助。”
刘裕激动地连连点头:“这可真的是太感谢夫人了,真的是雪中送炭啊,胖子,这下我们又有希望北伐了。”
刘穆之的眉头紧锁:“可是就算有粮草,你的兵力哪里来?现在你只有五百北府军兄弟是可靠的,朱序手下就算收编了此战的西燕降兵,也不过万余人,更不可能全跟着你出动,这点兵力,够打下并州吗?”
刘裕笑道:“现在慕容永新败,回并州之后也要收缩兵力了,晋南那里原来留的多数是前秦的降军,他断不敢把这些兵马留在晋南的,宁可撤往太原,我们只需要进攻,而他却要保住整个并州,必然有所放弃,只要别的地方有一支有力的军队能威胁到他,那他很可能会放弃整个晋南,所以,我们现在要做的,就是马不停蹄进进攻,不给慕容永重整和喘息的机会,就算不能一举拿下太原,起码也要先在晋南站住脚,只要在河北有了立足之地,以后的事情,就好办得多了。”
刘裕说到这里,顿了顿:“而且有了这一大笔军粮,即使到了晋南之后,也可以惠及百姓,援助那些苦难的民众,得了好处的百姓,自然会感念大晋王师的好处,心向我方,有了民众的支持,一切就变得轻松了。”
谢道韫笑道:“这正是相公大人和幼度他们未完成的遗愿,当年北伐河北,也是想占据了邺城之后,经营周围,最终收复整个北方,可惜五桥泽一战,壮志成空,这回不能再有任何闪失了,小裕,你要的东西,我给你带来了,一起带来的,还有运粮的一千多谢家佃农,你可以把他们用作民夫,也可以编成军队,扎营,运输,还有简单的列阵他们是会的,起码,也多一千余壮汉子,聊胜于无。”
刘穆之突然说道:“王恭王镇军那里,有什么行动吗?”
谢道韫的秀眉一蹙:“当然有,刘牢之已经在广陵一带集结军队了,听说先头部队已经北上,这还是我十天前在彭城时的消息,我估计也快要到中原了,刘牢之的性格你们最清楚,他是来抢功的,所以寄奴你得抓紧时间,一定要先过黄河,只要到了河北,就没人能抢你已有的战功了。在朝中,我们也会为你请命,当然,你现在没有官身,必须要说动朱刺史亲自出马,你作为辅助一起行动。”
刘裕笑道:“这是自然,朱刺史说过,只要洛阳没有危险,他就可以出兵。这些天来他也是整顿军队,收编降卒,如果刘鹰扬的军队能快点到达这里,接管城防,那我们就可以马上出动了。只是…………”说到这里,他的眉头微微一皱。
谢道韫笑道:“你是怕桓玄是吗?放心,他那里也快不到哪里去,无论是桓玄,还是刘牢之,能打的旗号只能是洛阳有难,前来救援,有朱序在,他们不敢造次,更不能越过你们,自己就去抢攻河北,所以,你们现在要迅速过河,别的事情,我会帮你们安排的。”
刘穆之叹了口气:“寄奴,我觉得还是三思而后行的好,我仍然认为,现在的危机四伏,你如果这时候出击河北,会跟太多人的利益相冲突,历次北伐的教训就是,如果后方不稳,那前方必然难以建功。刘牢之率军前来,让他过河北伐,我们在后面提供军需,必要时保护他的侧翼,似是更好的选择。”
离石要塞会青龙
谢道韫的粉面一沉:“穆之,你这话是什么意思,我这次千里来送粮,把谢家的老底都拿了出来,难道是为了刘牢之建功立业?他现在跟了王恭,不再听我们谢家号令,我为何要助他成事?”
刘穆之连忙说道:“夫人,请不要误会,我只是觉得现在北方危险,强胡在前,而身后如果不稳,即使有这军粮,只怕也难以为继,万一这次寄奴北伐再出什么闪失,那谢家复兴的机会,也就付之东流了。”
谢道韫冷冷地说道:“穆之,你虽然足智多谋,但最大的弱点也是在这里,太精于算计,缺了一股一往无前的狠劲。想当年祖逖将军带着三千家丁,部曲北伐,情况不比